【代表风采】人大代表闭雪萍:一根甜竹串起振兴路

作者:梁光伟 黄盈 李斯琦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5/16 16:26:08     点击数: 3997          

  在富宁县剥隘镇,万亩大叶甜竹随风摇曳,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现在鲜笋当天采摘当天销售,去年为群众带来1500万元经济收入。”富宁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剥隘镇党委书记闭雪萍谈及大叶甜竹产业时,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闭雪萍了解甜竹产业发展情况

  曾经,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剥隘镇库区沿线群众主要靠网箱养殖和甘蔗种植为生。然而,随着网箱全面拆除,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剥隘镇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即使去除网箱养殖,我们可以发展种植业。”闭雪萍对产业发展信心满满,“我们必须想办法带动群众增收,让乡亲们有新盼头。”

  面对这一难题,闭雪萍迅速行动,牵头成立产业转型工作专班,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走遍全镇8个村委会,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聚焦农业产业增收、库区转产上岸等关键问题,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结合群众的意见建议,她带领人大代表、农技专家和群众代表奔赴广西田林、四川等地,考察学习既适合剥隘种植,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产业。经过团队的反复研讨,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大叶甜竹上。“大叶甜竹生长周期短,竹笋口感清甜,市场需求量大,竹子还能用于加工,经济价值非常高。”闭雪萍介绍道,“只要好好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绿色银行’,未来前景可期!”


甜竹产业

  为了降低种植风险,闭雪萍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富宁禾木农业有限公司,借助公司的种植技术、规范管理和生产加工经验;同时,携手三叶源丘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管理技术和公司运营等方面的指导。在双重保障下,大叶甜竹在剥隘镇落地生根。

  期间,闭雪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建议,得到县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相关部门不仅对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布局,还协调农技专家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蹲点指导等方式,传授病虫害防治、竹林管理等技术,帮助780户村民掌握相关技能。并且最关键的资金难题也得到解决。闭雪萍说:“利用移民部门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上又解决了种植技术和销售问题,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全镇6个村委会71个村小组783户参与种植,3.5万余亩甜竹茁壮成长。


群众种植甜竹

  在发展过程中,闭雪萍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工作站和联络室,结合日常走访调研,持续关注甜竹产业发展状况。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她带领工作专班与富宁禾木农业公司共同挖掘出“一竹四吃”的经济价值,形成了竹笋鲜食、竹叶作粽叶替代品、竹子深加工、林下种植养殖的综合发展模式;创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以示范基地为引领,通过签订种植、生产、购销协议,最大限度让利农户。

  在今年产业提质行动中,通过明确保底价格、赊欠化肥等举措,消除农户后顾之忧。目前,大叶甜竹长势喜人,竹笋采收期长达8个月,丰产期亩产2000公斤,去年总产量达420吨。全镇建起24个“家庭式”大叶甜竹加工点,3个规模化初加工场也相继建成,为农户提供了务工机会。酸笋、鲜笋等产品远销柳州、田林,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竹林下养殖的鸡、鹅、竹鼠活力十足,种植的竹荪、蘑菇、木耳长势良好,实现“一业多收”,去年为群众带来2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闭雪萍了解甜竹加工销售情况

  如今的剥隘镇,大叶甜竹不仅让群众端稳了“生态碗”,更捧起了“金饭碗”。闭雪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在她的带领下,剥隘镇正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稳步前行,一幅生态富民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