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贴心人大代表】杨代禄:
茶香沁心 民意暖心

作者:姜 利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5/15 17:12:27     点击数: 3983          

  在西畴县柏林乡三板桥村委会田房村,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茶林间、农户家。他就是西畴县、乡人大代表杨代禄,一位用茶香凝聚民心,以实干践行使命的贴心人。


田房村全貌

  “大家信任我,我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提及当选人大代表的缘由,杨代禄感慨道。因从事茶叶收购、加工和销售工作,他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在他眼中,村里的古茶树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疙瘩”。为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他踏遍山涧密林,化身“茶专家”“热心人”。哪家茶树管理遇到难题,哪个茶叶加工点需要指导,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


田房村茶山

  “老杨,我家茶树最近叶子发黄,是不是生了啥病?”田房村茶农杨代甲焦急地找到杨代禄。“别急,我去看看。”杨代禄背着工具包,跟随杨代甲就往茶山跑。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叶片、扒开土壤查看根系,说道:“是土壤肥力不够,施点肥就可以了,我教你怎么配比。”就这样,在他的悉心帮助下,田房村及周边84户403人投身茶叶产业。

  田房村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大部分群众在山林中都种植茶叶,但面临茶叶品类单一、受众市场狭窄等问题,茶叶带来的经济增收不明显。杨代禄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470余亩,然而全村每年茶叶收入仅5万多元,户均也就2000多元,必须想办法改变现状。”


杨代禄走访群众

  2021年,杨代禄当选西畴县第十七届、柏林乡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后,开始为村里的产业谋出路。他走访了大量村民和茶叶从业者,深入调研区域林地资源潜力,梳理出一份详实的产业拓展方案,并向县、乡两级争取稳固茶叶,发展油茶、八角等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田房村常年温暖湿润,年均降水量充沛,云雾缭绕的气候条件不仅为茶叶生长营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也为油茶、八角等多种经济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如果发展多元产业,既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又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杨代禄介绍道。

  结合杨代禄反映的情况,西畴县农业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在田房村构建起“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茶叶生产加工链条模式,稳固了柏林乡“云雾茶”核心产区地位,打造出产值稳定、效益显著的400余亩产业基地。同时,带动26户群众发展起30亩油茶、100多亩八角。如今,茶叶产量稳步增长,八角树硕果累累,油茶树郁郁葱葱。村民杨明顺笑着说:“跟着老杨干,现在忙得充实,幸福真是干出来的!”预计未来丰产后,八角产量可达40万斤,收益80万元;油茶产量10万斤,收益10万元。

  看到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杨代禄又将目光投向人居环境治理。“好日子不仅要有钱,更重要的是有好的生活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杨代禄说道。


改造后的水池

  为此,杨代禄将群众反映的污水治理、活动广场建设、老水池改造等事项逐一推进解决。2023年,杨代禄通过多方争取,柏林乡提供了砖、水泥、沙子等建材,群众自建,村内活动室得以修缮,老水池完成改造,路灯顺利安装,还建成了休闲亭、活动广场,卫生户厕也实现了全覆盖。2024年,在他的逐户协调动员下,全村26户112人筹资投劳,仅用14天时间就完成了污水治理改造。


群众表决进行污水治理

  如今,村内环境焕然一新,每当夜幕降临,活动广场上热闹非凡,大家聚在一起跳舞、聊天,享受着惬意的乡村生活。村民杨明顺感慨道:"以前污水到处流,走路都得绕着走。现在环境变美了,住着舒心,生活比城里人还滋润!"

  而杨代禄并没停下脚步,他正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扩大产业,提升田房村发展水平,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