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砚山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里满载高温铝水的抬包车往来穿梭,每日超千吨铝水的流转,勾勒出产业蓬勃生长的鲜活图景。这幅图景背后,站着一位身兼企业管理者、人大代表、行业协会会长三重身份的产业先锋——苗勇波。
“身为企业负责人,就是要把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这方水土养育了企业、成就了企业,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苗勇波时常说起这句话,而他确实以实干担当为笔,在文山州“园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创新、责任与情怀一步步实现着新时代产业兴国的宏图伟志。

“每减少1千瓦时能耗,就为子孙后代多留一片蓝天。”作为云南宏泰203万吨绿色铝项目的核心推进者,苗勇波带着团队啃下技术硬骨头:引进600KA超大容量电解槽技术,创新采用免组装阴极工艺,让每吨铝电解能耗直降400千瓦时。这一突破,不仅带来年节约标准煤4万吨、减碳10万吨的环保实效,更创造超1.3亿元的经济价值。在他的推动下,文山电解铝单位能耗跃居全国前列,80%以上生产用电来自清洁水电——相比火电生产,每吨铝减少8吨碳排放,让“绿色铝”的承诺落地生根。
担任文山州铝业协会会长后,苗勇波打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牵头组建“绿色铝节能技术联盟”,组织40家会员企业联合攻关。他主导制定的《文山州电解铝行业能效对标指南》,推动全行业吨铝电耗下降230千瓦时,年省电费2.1亿元。
“人大代表不光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勇于切实解决问题。”苗勇波的履职笔记本上,记满了车间走访的心得。 一次调研中,他发现铝水二次熔铸造成巨大能源浪费,当即提出“铝水不落地”全产业链方案,如今园区90%的铝水实现就地转化,年省熔铸运输成本6亿元,节电7600万千瓦时——这成了他“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的生动注脚。
车间里,他是带头攻坚的“苗工”;人代会上,他是为民代言的“苗代表”;协会中,他是穿针引线的“苗会长”。三种角色在苗勇波身上交融,更藏着一份对职工、对群众的“心”。他总说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他们该被尊重善待,所以常和职工座谈,把他们的冷暖忧喜记在心间。

2024年,公司产值达258亿元,税收突破10.8亿元,带动6000余人就业,其中80%是本地群众。了解到多数职工老家基础设施薄弱、路灯不足,夜间下班回家缺照明,他立刻组织员工对职工较多的乡镇自然村调研走访。自2020年起,宏泰公司陆续向干河、阿猛、江那等乡镇的多个自然村捐赠路灯,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捐献,至今已捐赠价值近100万元的路灯设备,既解决了职工上下班的照明难题,又给村民夜间出行添了便利。“我们能在砚山扎根,多亏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回馈是我们的责任。”他笑着说,作为人大代表,最开心的就是问题解决后,群众脸上那满意的笑容。
作为砚山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他也始终记着为民履职的责任。近年来在多次走访调研基础上,针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的问题,他在县人大监督活动和县人代会上积极建言。《关于加快绿色铝产业链配套的建议》《关于协助解决砚山县绿色铝园区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关于协助解决砚山县绿色铝园区交通问题的建议》等,得到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陆续得以办理落实,为全县园区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贡献代表力量。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了什么。”苗勇波用行动践行着这句座右铭。他办公室墙上的“中国绿色铝谷”规划图上,每一个标记都是奋斗的足迹。随着文山州343万吨电解铝产能全面释放,“千亿级园区”的蓝图渐成现实。这位铝业先锋,正以更饱满的热情,在云岭大地上书写着以“心”担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