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畴县柏林乡人大主席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构建“双挂联”工作体系——党政班子成员挂联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挂联选区选民,织密“党政班子—人大代表—选区选民”三级联动的责任网,有效破解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深度转变。
以“联”织网 打通民声传递“快车道”
柏林乡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挂联代表,专题研究部署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构建“领导挂联—代表跟进—选民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党政班子主动“接单”,担任建议办理责任领导,沉入一线调研、精研办理方案,确保党委意图与民心所向精准契合。
在党政班子挂联推动下,乡政府作为建议办理的责任主体迅速行动,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承办单位具体办”责任链条,通过召开交办会明确责任、限定时限。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疏通赶香坪至麻栗箐道路的建议”,乡政府牵头组织力量,仅用7天便清除灾害路障,保障春耕生产“生命线”。

人大代表调研香坪至麻栗箐道路
乡人大主席团发挥主导作用,构建代表建议“征集—交办—督办—评价”全周期监督闭环,通过听取汇报、专题视察、调研座谈等方式强化跟踪问效。对“老克田至万家寨搭接处建桥的建议”等重点事项,组织相关部门、人大代表及农户现场会商,明确解决时限,倒逼问题整改落地。推进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以“办”提效 拧紧责任落实“螺丝钉”
乡人大主席团对代表建议分类梳理、精准研判,明确具体措施与完成时限后“点对点”交办至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从源头避免责任不清、推诿扯皮问题。如“关于疏通赶香坪至麻栗箐道路的建议”,明确由分管副乡长牵头、经济发展办公室具体落实,投入3万元在7天内疏通80米受阻道路。在办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三见面”制度:办前沟通了解群众意愿、办中共商破解问题路径、办后回访征询代表意见,对答复含糊、落实不力的一律退回重办。依托代表联络站(室)和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实时公开“谁在办、办什么、怎么办、何时结”,既倒逼责任落地,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设集镇灯光球场的建议”正是在代表全程监督下,提前1个月完工投用。

香坪至麻栗箐道路疏通后的场景
通过“人大+政府+代表+群众”协同联动,人大纵向发力、代表实时反馈、政府向上争取,推动一批难点问题妥善解决。其中,“关于解决栗山人畜饮水安全的建议”成功纳入县级农村供水保障项目。
以“实”破题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聚焦发展全局与民生痛点,推行“主席团挂牌督办、政府领导牵头领办、代表担任民情联络员”机制。针对“关于在岩子脚村修建排洪沟的建议”,乡人大主席团多次组织实地视察,督促项目快速落地,从根本上消除汛期安全隐患。

岩子脚村正在修建排洪沟
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全程参与调研、座谈、验收等环节,让代表从“建议者”转变为“参与者+监督者”,确保办理过程合规、结果务实。建立意见建议办理“回头看”机制,挂联领导与代表定期核查落实进度、回访选民实际感受,严防“纸上整改”“问题反弹”,推动办理成果长效惠民。
以“效”作答 彰显为民服务“赤子心”
今年以来,柏林乡通过“双挂联”机制累计解决饮水安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23个。岩子脚排洪沟建成后,预计年均减少农业汛期灾害损失约10万元,守护19户52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于帮助解决马蹄寨村委会部分村小组油茶种植茶苗的建议”落地后,带动6个村小组发展油茶种植135亩,预计年增收20余万元。

产业建议落实带来的产业发展
“双挂联”机制的深化落实,不仅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善治”转变,更有效提升了代表履职能力与建议质量。今年全乡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20件,经精准研判列入计划办理15件,目前已高质量办结7件,办理效率较往年同期提升42%,预计年内办结率可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