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人大】西畴鸡街:人大代表当“纽带”
“1+5”平台拧紧基层治理“一股绳”

作者:汪永祝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8/21 22:29:01     点击数: 3626          

  西畴县鸡街乡鸡街村依托“代表联络室+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律师”的“1+5”联动履职平台,由人大代表主动沉底、牵头破局、全程监督,以履职“小切口”撬动治理效能“大提升”,走出了一条人大参与基层治理的特色路径。

代表沉底“听民情” 织密诉求“感知网”

  辖区人大代表打破“坐等上门”的固有模式,通过多项务实举措织密织牢诉求感知网,让“群众有事,代表就在身边”从理念落到实处。他们以“三必到四必访”为行动准则主动下沉村组——矛盾纠纷、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关键现场“三必到”,确保关键时刻不缺位;2025年以来更聚焦困难家庭、特殊群体、信访户、重点产业户开展“四必访”,累计走访困难户182户、特殊群体72人,还排查并介入矛盾纠纷14起,在群众需要时及时送上“定心丸”。同时,全村科学划分8个代表责任网格,实现“网格事入清单、代表责落人头”,每名代表固定联系50-80户选民,网格内大小诉求全纳入代表“责任清单”,2025年通过网格渠道收集群众诉求25条,已办结23条、办结率达92%,切实以主动姿态和高效行动回应着群众的各类需求。

图为代表走访排查矛盾纠纷

代表牵头“解民忧” 打通服务“中梗阻”

  人大代表借“1+5”平台联动各方力量,让复杂问题实现“一呼即应”——遇难题时,由人大代表牵头召开“联席会议”。例如,人大代表杨孝庆碰到下寨山林边界纠纷、陆明忠关注蝴蝶村小组分地纠纷时,当即牵头组织乡法庭法官、派出所民警、司法所调解员等多方力量,大家“共提方案、齐出力气”,靠着“代表牵头+专业支撑”的模式,啃下了这些“硬骨头”。

图为代表杨孝庆(左一)化解矛盾纠纷

  同时还推出“问题转办意见单”,清晰明确承办单位、办理建议和时限,由首接代表全程跟踪推进。前面提到的两起纠纷,正是靠着代表紧盯乡综治中心的落实进度,才杜绝了“议而不决”的情况。此外,村里还建立起“村级化解、乡级协调、党委研究”的分级机制:村级能解决的,代表联动村“两委”就地化解;需要乡级支持的,就协调对应站所对接;遇到重大问题则提交乡党委研究。如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已在村里成了常态。

代表全程“强监督”晒出治理“透明度”

  人大代表以全程监督与阳光公示为抓手,让群众看得真切、信得踏实,以此倒逼办理效能持续提升。实施过程中,严守“谁收集、谁跟踪、谁负责到底”的原则,诉求办理稍有迟缓及时发出“提醒函”,若遇复杂问题则牵头组织“二次会诊”,今年以来,所有诉求皆因跟踪到位而无一条“悬置”。联络室里的“民情办理进度表”每月更新,清晰列着诉求内容、承办单位、办理进度与结果,还附上代表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咨询;村民群里也同步公示,涉及隐私的内容经匿名处理后,核心信息照样“晒”出来。“代表把结果晒出来,我们才放心”,星星村民小组长王荣跃的话,正是群众满心信任的真实写照。

图为人大代表陆明忠走访跟踪诉求办理情况

  借助“1+5”联动履职平台,人大代表联络室的“枢纽”作用充分彰显——分散的法治、行政、专业及社会力量被有效整合,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转为“协同共治”,成功破解了治理难题、提升了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鸡街村85%以上的纠纷在村内就得以化解,乡级受理的信访量同比下降15%,群众对基层治理的满意度从65%大幅跃升至85%;更有3家企业被吸引入驻,带动35户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的活力愈发强劲。

  复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