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实践“小单元” 书写民主“大文章”

——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建设试点工作综述

作者:陈兴宏 杨月波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4/6/27 9:18:43     点击数: 1253          

  2023年以来,砚山县江那镇、平远镇各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共接待选民2856人次,走访群众22678人次,累计收集各类社情民意2134条,目前已办结2073件,正在落实61件。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建设试点取得的成效。

  人大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是重要载体,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是重要力量。2023年3月,文山州人大常委会率先在砚山县江那镇、平远镇开展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建设试点,探索形成“建好载体夯底子、联系群众收点子、人大代表开方子、职能部门接单子、社会评价定调子”的“五子登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模式,打造形成嘉禾社区、同心社区、田心社区、大新社区等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建好实践“小单元”,书写民主“大文章”。

  建好载体“夯底子”,创建代表履职“新阵地”

  江那镇、平远镇加强“八有”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络室迭代升级、提质增效,以“小单元”撬动为民履职的“大支点”,使其成为联系群众的新桥梁、汇聚民意的新渠道、督政议事的新平台、代表履职的新场所、社会治理的新载体、凝聚民心的新阵地。

  完善硬件设施。以提档升级为重点,以功能拓展为支撑,修缮固定场所,配置办公设备,已成为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规范制度建设。修改完善人大代表联络室运行管理、学习提升、调研视察、定期接访群众、走访联系选民、收集社情民意、开展述职评议等13项制度,规范联络室代表名册、代表固定联系群众名册、社情民意收集表册、代表主题活动计划等8个账簿,促进代表发挥积极履职作用。强化运行管理。选优配强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负责人,统筹兼顾抓好人大代表服务管理工作。结合各人大代表自身优势,积极将辖区内代表进行分组,制定年度主题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实现统一编组代表进室、统一安排相关活动、统一强化服务保障、统一办理意见反馈“四个统一”。


  联系群众“收点子”,拓宽反映诉求“新渠道”

  2023年6月,大新社区人大代表张伟收到烟农王某某通过扫二维码反映的“受持续干旱影响,烟苗面临枯死”的灾情后,他立即前往实地查看,及时将灾情上报给镇主席团。随后,镇人大主席团立即形成代表意见建议转交镇政府办理,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烤烟生产用水1000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烤烟生产的干旱问题。王某某深有感触地说:“代表的二维码既方便又管用,想不到向他们反映困难,仅用两天时间就帮助解决了群众的用水难题。”


  江那镇、平远镇各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推行定期接访和定期下访制度,组织代表进室开展“坐堂接诊”和进村(居)开展“主动出诊”,把群众的期盼、希望和诉求,问出来、记下来,让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保证代表联系群众更紧密、获取信息更广泛、履职活动更丰富。在建好管好用好实体联络室的基础上,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推行赋码上墙、送码进村(居),建立联络室微信群、代表微信群、联系群众微信群、选区群众微信群,搭建代表与群众之间的“全天候”连心桥,探索开展代表“亮身份”“亮二维码”和“人大代表户”挂牌实践活动,拉近代表与群众的时空距离,激活了代表联系群众、履职尽责的新动能。用好用活代表“一人一码”,群众以手机“扫一扫”,就能“随时找到代表”,线上提建议,反映零距离,实现群众“码上说事”、代表“立马办事”,做到24小时代表履职不打烊、在线在岗全天候,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

  人大代表“开方子”,把准社情民意“新脉络”

  2023年,平远镇人大代表马礼辉在走访群众时发现,自启动平远片区“三区”建设以来,部分社区居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识不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不够。为此,他及时将选民的意见建议向田心社区委员会反映。随后,社区立刻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决定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利用进居入户的时机,加强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学习宣传的同时,坚持从学校孩子抓起,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同护团结”实践活动,大力营造“民族政策人人学、民族团结个个护”的浓厚氛围。

  江那镇、平远镇各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深入村(居)小组进行摸底排查,在全面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综合形成群众反映问题清单,及时推送到人大代表联络室进行分析研判后,按照职责权限进行转交办理落实。村(社区)人大代表以参加每月开展专题活动以及县人大常委会、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为时机,紧密结合村(社)发展实际,提出真知灼见,为县人大常委会和镇人大主席团积极促成政府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努力把群众的“愿景”转化为“实景”。同时,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室,创设“民主议事厅”,探索建立“代表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工作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和部分群众进行面对面协商,凝聚思想共识,汇聚集体智慧,促成解决问题,拓展了群众有序参与民主的新途径。


  职能部门“接单子”,用情解决群众“新期盼”

  2023年5月,江那镇人大主席团收到羊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推送的人大代表杨文学关于“解决石头大寨居民小组长期饮水困难”的意见建议后,按程序交由镇人民政府研究办理落实。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地查看,全面了解情况后,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80万元,于202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685名群众饮水困难的问题。

  砚山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联络室推送的群众意见建议,针对人大代表反映的群众诉求,由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认真进行分析研判,属于村(社区)“两委”工作职责范围内诉求事项,交由村(社区)负责处理,超出职责范围内的处理事项,立刻上报到镇人大主席团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并转交政府研究处理。职能部门收到人大代表联络室推送的意见建议后,及时与代表沟通联系,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群众反映问题区域进行现场察看、走访,全面摸清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并提出处理建议。村(社区)委员会和职能部门根据处理建议,组织召开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职能部门有关同志和部分群众代表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充分酝酿,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确定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截至目前,人大代表累计反映的2134件意见建议,已办结2073件,正在落实61件。

  社会评价“定调子”,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

  2023年5月,嘉禾社区人大代表何娟在进村下访过程中,了解到矫正对象李某的孩子因经济困难而无法上学的情况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让李某的孩子很快得到了相应政策的救助,并顺利入学。李某拉着何娟的手感激地说:“真是太感谢了。我一定认真反思、主动接受政府管教,争取早日融入社会。”

  江那镇、平远镇各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探索建立“收集建议+问题转办+跟踪监督+结果反馈”的全链条闭环机制,力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对于群众反映的个人诉求,经过人大代表积极协调帮助办理完成的事项,通过收集群众评价意见均表示满意。对于村(居)小组人大代表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经过村(社区)积极协调解决办理落实的事项,通过人大代表走访询问,绝大部分群众均表示满意。对涉及相关领域工作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需要村(社区)、镇相关站所、县属有关部门联合办理落实的事项,由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抓好落实,强化跟踪监督落实,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赞誉和普遍好评。


  如今,江那镇、平远镇各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已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山人大实践主阵地,探索出一条具有文山辨识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路径,切实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群众的幸福感可触可感,笑脸在家门口灿烂绽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