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马关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2项,提出14件48条审议意见“问题清单”,对8项专项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视察12次,形成报告12个;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3件;作出决议决定15项,办理代表建议319件;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6人次,随机抽取“一府一委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述职评议7人,书面述职评议54人......一项项工作、一串串数字,记录下实干担当的足迹,凝结着2024年马关县人大常委会与全体代表的智慧和担当。

强化政治统领 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凝聚人大共识
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统揽人大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年来,向县委请示报告工作21件次,紧扣全县工作大局,统筹推进监督、决定、任免等工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不断推进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和县委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统筹谋划监督事项,从宪法法律贯彻实施和法治建设中精选议题,依法监督、精准监督、闭环监督,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县域经济得到平稳运行。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出意见建议,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上半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报告》等报告,加强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强化预算联网监督。开展《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助推提升马关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调查,促进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
社会事业得到稳健发展。紧扣公共服务保障,对《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实施情况开展调研,提出合法合理处理小区遗留问题、加强物业管理服务等建议,促进全县物业管理逐步规范。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组织代表视察山水田园乡村旅游工作,为省州人大常委会开展文化旅游“双强省”、农村公路建设、农村供水保障、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等调研做好服务,提供经验和工作建议,助推“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等工作稳健开展。
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对全县“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开展调研,助推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配送工作专题调查,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审议意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紧盯医疗卫生工作,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推动全县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立足马关边境实际,对跨境(中越)劳务工作情况开展专项调研,推动跨境劳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提高。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推动审计监督更好发挥作用。将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同财政预算执行监督和财会监督相结合,强化日常监督。探索建立“人大+”联动监督机制,将马关县畜禽产品初加工厂投资收益分配情况纳入联动监督试点内容,不断凝聚监督合力。
强化代表履职保障 丰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始终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着力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夯实民主基础,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在基层、见效在基层。
深化代表联系工作。建成海子边社区、大腻科村委会2个州级示范点、23个县级“融媒体+人大”品牌建设联系点及141个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组织12名马关选举产生的州人大代表、75名县人大代表回原选举单位(选区)报告履职情况、接受评议,全面推进人大代表“亮身份”,丰富代表“线上+线下”履职平台,密切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全年共组织开展代表培训11次,向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料100余篇,代表上线学习1000余人次。邀请基层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24人次,组织代表参与调研调查、执法检查、视察等100余人次,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4次,参与重大民生事项听证活动4次。代表履职能力明显增强。
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一年来,共受理交办代表建议319件,面商率、办复率均达到100%,已经解决或采纳的“A类件”105件、占比36.33%,办理结果满意率97.81%,建议解决率、办理结果满意率较2023年分别上升2.52和3.27个百分点。常委会领导牵头重点督办9件,县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办理的18件已竣工投入使用,列入跟踪续办的2023年度代表建议得到解决6件。全年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检察院案件审查听证等工作,扩大“以案释法”宣传面。持续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2件次,转办、督办4件。
坚持在守正中创新 树立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品牌
坚持把树立人大工作特色品牌作为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增强人大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强守正。
打造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立足发挥代表职业特长和专业优势,按照“小型、专业、实效、自愿”的原则,组织21名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大代表组建海子边法律服务和篾厂乡助农服务2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活动10余次,开展助农直播带货110余场次,销售农产品90余万元,以专业履职强化专业监督,拓展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初步形成了以地域编组为主体、专业型功能型为补充、多样化活动内容融合的代表小组活动形式。
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深入实施“小而美”的民生实事项目76个,其中,县级10个,乡镇66个。通过听取审议报告、组织代表视察、开展实地督导和工作评议,让代表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民生实事监督,健全完善“年初问安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的监督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认可度。
做好人大监督“后半篇”文章。修订完善《马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一年来,先后对行政审判、山水田园乡村旅游、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等24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首次对学校食堂食品配送工作、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等8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有效落实。
不断扩大“融媒体+人大”影响力。充分发挥“融媒体+人大”优势,“线上+线下”联动做实数字赋能人大工作。一年来,编发图文信息和短视频300余条,国家、省、州媒体采用50余条。召开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马关县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编撰《砥砺奋进·共铸辉煌—马关人大这10年》图文集,拍摄《永忆来时路·奋进新时代——马关人大这10年》专题片,开设“人大这十年”专栏,发布县乡人大发展历程综述等图文信息30余条,浏览量达6.9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