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马关都龙镇人大主席团组织15名县、镇人大代表组成春耕服务队,将履职阵地前移到田间地头,通过送物资、送政策、送服务的“三送”行动,在广袤田野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助农春耕图景。
“一袋有机肥就是一份增收保障!”在大寨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镇人大代表李应朋正带领群众有序领取春耕“礼包”——有机肥。“这些肥料氮磷钾配比科学,配合新改造的排灌系统,对于提高群众作物产量定能有巨大帮助。”李应朋抹着额头的汗珠,身后是满载肥料的农用车与激动的群众。

图为夏云丹向群众普及农耕机购置补贴政策
在金竹山村委会,县人大代表夏云丹的“政策小课堂”同样火热。这位90后的人大代表,用方言讲解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她把文件里的“大道理”变成地头的“家常话”,“连我家七十岁的老爹都听明白了!”村民熊蓄边说边在本子上记录各类补贴申请流程。截至目前,都龙镇共计协助群众申请农机购置补贴81台。
在堡梁街的一处田垄上,县、镇人大代表王春玲卷起裤腿翻耕的身影格外醒目。“对于全镇摸排出的劳动力缺失家庭,镇人大建立对点帮扶机制,到了春耕时节,我们就会来帮忙。”王春玲介绍。

图为王春玲(右一)马正明(右二)帮助群众翻地
在都龙社区花石头村民小组,工作人员正协调施工方清理散落田间的石块。面对群众反映的“碎石阵”,镇人大主席团迅速搭建协商平台,组织农户、施工方、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现场办公,解决受影响耕地的复垦工作。“多亏镇人大的帮助,不然这些‘拦路石’真要误了农时。”群众感激地说道。
“人大代表将履职触角延伸到田地间,能够很直接地了解到群众所想所盼。”镇人大主席梁文介绍。暮色中,代表们的身影依然活跃在阡陌之间,他们沾满泥土的履职笔记上,正续写着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