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出务工青年到乡村电商“领航人”,人大代表段华波用十余年时光蹚出了一条“腊肉兴村”的共富之路,让铁厂腊肉搭上电商快车,深山腊肉得以香飘全国。
2012年,段华波带着在外积累的市场经验返乡创业,深耕腊肉、中药材等乡土特色产业。2017年,他进入铁厂乡龙路村委会工作。那时铁厂腊肉困于“酒香巷深”,农户零散加工、销售依赖人情往来等等问题,整村腊肉年销量仅4000余斤,腊肉难以走出大山。
2021年,段华波当选麻栗坡县十七届人大代表、铁厂乡十三届人大代表,他走访调研腊肉产业链短板,创新建立了“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户”联动发展模式,成立了家庭农场,搭建腊肉烤房,推动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24年,他的家庭农场线上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较传统销售时期增长了20倍,并带动周边313户村民发展生态黑猪养殖,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了让更多群众受益,段华波多方奔走协调,搭建村级电商平台,在龙路村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龙路代办点,充分利用电商“直产直销”的优势,打破传统销售限制。为了让更多人知晓本村的优质腊肉,他从对互联网一知半解的“门外汉”起步,自学拍摄技巧,在社交圈广泛宣传,并改造直播间成为“村播”。通过“方言直播+场景展示”的方式,龙路村村民拍摄腊肉短视频200余条,开展直播超300场,单场最高吸引2万人次观看。

随后,段华波建立联农带农“四维机制”,鼓励农户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村民实现规模化养殖,以高于市价2元/公斤的价格保底收购生猪,让农户吃下“定心丸”,搭建共享直播间,免费为村民培训电商技能。除此之外,脱贫户和监测户外出务工家庭可通过资金入股享受保底分红。通过“技术赋能+产业反哺+兜底保障”,龙路村实现了“带动能人创业、保障弱者增收”。履职五年来,段华波推动解决农产品滞销、养殖技术落后等民生问题46件,被群众亲切称为“腊肉书记”。
清晨的龙路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飘着腊肉的香气。不远处,几位老人正坐在小板凳上给猪肉抹盐,院子空地堆满了刚从山上砍来的松树枝,红砖垒成的烤房里烟气缭绕,木梁上挂满了深红的腊肉,在烟火的低温熏烤下,散发着独特风味。“昨天直播又接了30多单,得赶紧发出去。”一旁,几个年轻人正忙着打包直播时售出的腊肉。
“这就是我们香喷喷的铁厂老腊肉,土猪肉,老工艺,烟火熏烤出来的独特风味,保准您吃了就忘不了。”这位大山里的人大代表依旧每天活跃在直播间,向全国观众推介家乡的特产。在他的带动下,龙路村电商产业从无到有,313户村民实现了户均增收6000元。段华波将履职答卷从田间地头写到数字云端,更写在了群众增收致富、奔赴美好生活的道路上。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