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塘房村还笼罩在薄雾中,马关县人大代表、塘房村党总支书记赵权友已骑着摩托车驶向牛羊坪村小组,车筐里装着一本记满了群众大事小事、页面泛黄的笔记本,后座绑着给独居老人代购的降压药。自2021年当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以来,赵权友便一次又一次地走在这样的路上。
“坐在办公室是不可能全方位联系群众的”,这是赵权友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变被动“接待”为主动“问访”,每逢选民接待日,他习惯走出代表联络室,带着民情记录本走进田间地头,敞开心扉倾听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认真记录、细致解答。

图为赵权友走访群众(左一)
辣椒种植户反映“产品运输难”,赵权友便向上提出《帮助解决产业道路建设项目所需经费的建议》;当听到村干部“没地点开群众会”的叹息时,他又连夜梳理《帮助解决村小组新建活动室的建议》。四年来,他写满方言土话的笔记本化作一条条代表建议,促成全村新修产业道路15.5公里,沟渠建设1.8公里,覆盖土地面积1000余亩,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而面对村集体经济弱,产业发展单一的状况。赵权友先行先试,与其他人大代表、村组干部一起外出学习,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整合利用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先后发展百香果20亩、中药材黄精30亩,人参果40亩,带动周围100余户群众致富增收。更是主动作为,把理论技术从书本上搬到了田间地头,带头发展产业、打造产业示范田,到田间地头亲自示范,把自己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就这样,塘房村种植了甘蔗2000余亩、辣椒1500余亩、猕猴桃1000余亩、百香果500余亩、砂仁1000余亩等等,2024年塘房村集体经济更是达到了20万元。
一边忙着带群众致富,一边又管起了村里大小事。“村头那家又要请客啦!”“村子里到处都是垃圾,一点不卫生。”在塘房村代表联络站,几位村民的话让赵权友心头一紧。面对长期存在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环境卫生差等问题,赵权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塘房村组建共建理事会,把致富能手、种粮大户、电商达人等“田秀才”纳入民意征集网络,共商共建解决问题。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他便通过边做、边劝的方式,以群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改变陈规陋习。看见脏乱的人居环境,他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组织群众开展乡村道路及入户道路维护共10余公里,清理垃圾近3吨,完成7个村小组的污水治理工程。
暮色苍茫,塘房村代表活动联系室正散发出微弱灯光,而墙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标语在灯光下愈发清晰。“履职一定带露珠、沾泥土,让每项建议都散发着温度。”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赵权友还将继续脚踏实地,在阡陌小巷写下代表履职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