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是马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近几年她关注起外卖骑手这一群体。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卖员们的所想所需,她萌生了一个别样的想法——当一次骑手。
适应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外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随之而来,外卖员群体也在持续扩大。据统计,马关县城区中有 127名外卖员,他们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风雨无阻,将一份份餐品,一件件物品送到顾客手中。“我们需要关注他们,为这个群体发声!”王清说。
作为一个行外人,怎样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呢?王清思前想后,“加入他们不就好了!”,所以有了这样一场沉浸式体验。

王清正在送外卖
王清早早地来到了外卖站点,穿戴整齐后,详细了解了外卖平台的操作界面、接单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王清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送餐品过程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算法调度和严格的时效要求,每一个订单,从商家接单到骑手取餐,再到最终送达顾客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到分钟。
一声“接单成功”,王清的外卖骑手之旅正式开始。平台派单、接单、取餐、送餐,在循环往复中,王清度过了当外卖员的第一天。这一天,她遇到了不少挑战。“第一天只接了5单,但跑得很累,在跑单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一直在不停地接单、取餐、送餐,对体力和耐力是个极大的考验。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就是电瓶车骑着骑着就没电了,非常耽误送餐。”王清说道。
之后,王清又送了4天外卖,通过为期5天的体验,王清与多位外卖员交谈,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与不易,他们虽然为城市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自身却面临着诸多困境。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安全保障;部分路段又窄又滑,骑车送货不易;平台的算法调度机制,骑手们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订单,增加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更让王清担忧的是,社会上对于外卖骑手的认知和尊重程度还有待提高,一些顾客对外卖骑手的态度冷漠甚至恶劣,这不仅伤害了骑手个人,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清走访群众
体验结束后,针对道路狭窄、损毁等问题,王清又主动深入到该区域住户中收集社情民意,并将收集到的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反映。“几天的体验,让我更懂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到他们需要什么。”王清说。
“建议社会各界加强对外卖骑手群体的关注与关怀;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骑手安全出行”,此前,王清便在县人代会上多次关注外卖骑手群体。“之后我也还是会尽我所能,呼吁社会更好保障外卖骑手群体的权益,促进外卖行业健康发展。”王清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