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人大】西畴人大:以监督利剑 破“麻雀学校”困局

作者:何世兴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7/9 10:14:02     点击数: 2569          
  

  西畴县一中东安校区,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启用,辖区部分拆除的“麻雀学校”学生将转入该校。这所新校区的建成,是西畴县人大常委会以监督之力推动教育变革的生动见证——通过撤并“麻雀学校”、优化校点布局,推动教育格局逐步焕新。

  近年来,西畴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县委中心工作,通过专题询问、专题调研、履职评议等一系列精准举措,打出监督“组合拳”,为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驾护航。

聚焦痛点精准施策 从民声所向到监督靶向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了解到农村“麻雀学校”的困境:师生流失严重、办学规模萎缩、教学质量难以保障。针对现状,县人大常委会迅速开展专题研究,将破解“麻雀学校”困局列为专项监督重点,并成立调研组深入校园与家庭,通过密集走访、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及基层群众的意见,累计收集建议200余条。

图为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董马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调研

  调研数据清晰显示:全县140所各级各类学校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100人及以下的有23所,其中3所不足50人;学前教育幼儿50人及以下的有47所,其中25所不足30人。这直接导致了三重困境:师资紧张,教师被迫跨学科教学,甚至承担“全科”课程,难以开齐开足课程;资源低效,为保障乡村孩子“有学上”,政府对小规模学校投入难减,但资源分散,教研难以系统开展;质量堪忧,家长担心孩子“跋山涉水却‘吃偏科’”,学生也坦言老师因课程过多难以兼顾。

  面对群众呼声,县人大常委会将优化校点布局作为监督核心。在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专题审议全县教育工作后,形成共识并提出明确审议意见:“撤并小规模学校势在必行!”要求县政府科学规划布局,立即实施校点优化调整。

多措并举靶向发力 监督组合拳破解困局

  为推动此项工作,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将教育工作列为专项监督议题。期间,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第十九次、第二十六次会议分别听取并审议县政府关于优化校点布局、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情况报告,累计提出针对性办理建议15项。同时,将校点优化布局的关键工程,通过人大代表票决机制确定为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并充分发挥教育人大代表特色工作站作用,组织教育领域专业人大代表开展专项活动5次,邀请驻站代表31人次深入各优化校点开展督促检查,提出整改意见34条,形成强大监督合力。

图为召开人大代表教育深改履职实践座谈会

成效彰显格局焕新 从教育洼地到优质均衡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和推动下,西畴县教育体育局制定了《西畴县学前及义务教育学校优化布局调整工作方案》,确立“收缩村级校点、做大乡(镇)学校、做强城区学校”的清晰路径。

  近三年,累计投入76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6所,新增学位1530个;引入幸福乾盛地产合作办学,共同投入3800万元新建畴阳幼儿园,补充学前教育学位360个。累计投入32870.66万元,完成县一小、县三小实验楼、莲花塘小学、鸡街中学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新增义务教育校舍78286.32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1600个。规划投入4656万元的县一中东安校区也将于2025年9月招生办学。

  如今,西畴县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已顺利通过州级复核。资源整合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新马街乡大江东小学撤并至坪坝小学后,家长田福明欣慰地说:“孩子转到完小后,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老师水平都更好了。他爱上了乒乓球,性格开朗了,成绩进步很大,我们也放心了!”柏林中学优化整合到县二中后,学生夏世才在作文中兴奋地写道:“新学校像公园一样美!老师带我们做科学实验、学编程,原来知识可以这么有趣!”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西畴教育实现了显著跃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提升至96.37%、100%、91.21%;全县义务教育阶段75%以上的学生享受县城及乡镇所在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