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人大】富宁谷拉:一条建议解民忧 绝壁“水脉”连千户

作者:梁光伟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7/3 16:31:13     点击数: 567          

  富宁县谷拉乡龙色村隐匿于崇山峻岭之间,喀斯特地貌引发的石漠化困境,让水资源成为几代人遥不可及的奢望。如今,随着人大代表的建议落地见效,辖区2600余人的饮水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图为龙色村小组

  来到龙色村委会龙色村小组组长陆树静家,只见他反复擦拭水龙头,随后轻轻拧开。看着清澈的水流潺潺而出,他捧起一汪清水轻抿一口,感慨道:“甜,比山泉水还甜!”村民张朝辉望着清澈的水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兴奋得像个孩子,忍不住伸手去接,溅起的水花扑在脸上,高兴得连眉梢都沾着笑意。“以前存水像存金疙瘩,现在再也不用愁了,平时还能洗洗澡,这日子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新建设的水管

  谈及过去,陆树静对往昔缺水的日子仍记忆犹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群众吃水全靠下雨后积攒在地塘里的雨水。一旦地塘水用尽,村民们就不得不前往9公里外的谷拉河取水。山路崎岖难行,往返一趟耗时费力,从早到晚最多只能往返两趟。每天至少得耗费一个人力背水,才勉强够一家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用水。

  为解决石山区群众饮水难问题,富宁县委、县政府为村民修建了水窖,将雨水引入储存。然而,每到干旱季节,送水车依然是村里的“常客”,群众用水全靠当地党委、政府派人送。


图为新建高位蓄水池

  2021年,谷拉乡龙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彩英当选富宁县第十八届、谷拉乡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后,将多年来群众的呼声凝练成《关于解决石山区自来水的建议》。建议中详细阐述,当地村民世代饱受缺水之苦,长期缺水严重制约生产发展,村民连日常洗澡都成奢望,更无法发展养殖业。2022年,在县、乡人代会上,李彩英提交的这份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富宁县委、县政府争取到对口帮扶上海市虹口区援建资金623万元,及时启动谷拉乡那林河自然能提水工程一期项目。该项目巧妙利用自然力量,通过建设自然能(水能)提水站、修建取水口、安装提水设备等一系列设施,借助36米的落差以及河中每小时720立方米的水能作为动力,每天将近500立方米的水,沿着108毫米无缝钢管,从海拔282米处“爬坡”输送到海拔947米处的龙色村高位蓄水池,再通过崭新的供水管网铺设到家家户户。

    这条在悬崖峭壁间蜿蜒的“水脉”,彻底打破了延续千年的水困历史。部分村寨自来水通到家门口,龙色村小组的张朝辉对未来充满憧憬:“以前因为缺水,想做什么都困难,现在水通了太方便了,我们也能发展一些养殖业了。”

  为让更多群众受益,今年,富宁县委、县政府又追加400万元启动二期工程。目前,龙色、峨村两个村委会辖区22个村小组的入户管网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2600余名村民与3570余头牲畜即将彻底告别缺水岁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