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南县者太乡上落角村小组,漫山遍野的砂糖橘映入眼帘,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在冬日暖阳的轻抚下,闪烁着诱人的金色光泽,仿佛大自然精心雕琢的金色灯笼,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村小组长杨林站在果园中,眼中满是欣慰:“已挂果的砂糖橘有240多亩,户均收入能达到4万元,这也是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上落角村小组地处云南与广西的交界处,与广西西林县古障镇猫街村毗邻,是者太乡最为偏远的村落之一。为了拓宽村民的增收之路,杨林积极发动群众种植茶叶、生姜等经济作物。然而,受制于交通条件,农产品只能依靠人背马驮运出大山售卖,不仅费时费力,收益也十分微薄。村民吴炳林回忆往昔,感慨万千:“以前路不通,干啥都难,背点生姜出去,往返花了一天时间,才卖7角左右一斤,群众累呀。多亏了杨林组长,帮我们修路又发展砂糖橘产业,现在卖砂糖橘方便了,从地里到街上用车运输,今年我家已经卖了3多万元,到结束应该会有4万左右的收入。”
广南县者太乡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杨林,担任上落角村小组组长一职已有20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从未停止过助农增收的探索脚步。从茶叶到生姜,从桐果到各类经济作物,杨林带领着群众不断摸索前行。然而,公路不通始终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我也找人评估过,修这条路所需资金比较大,群众哪有这些钱。”谈及公路建设,杨林无奈地摇了摇头。
2002年,杨林还不是人大代表,为了修通这条路,他厚着脸皮向者太乡人大主席团和乡政府寻求支持。并详细了解广南和广西西林县修建农村公路的相关政策,希望从中找到能够争取资金支持或政策扶持的途径。经过长达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在者太乡政府的沟通协调下,获得了西林县古障镇的支持。杨林回忆道:“古障镇做通了猫街村群众的思想工作,2003年4月,两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出资出力。这样我们村群众几乎少出一半的钱,历经6个月,修通了猫街垭口至上落角长达7.3公里的道路。这条路,就是我们的致富大道!”

随着公路的建设,村里的茶叶、生姜、桐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而杨林又在探寻新的产业,2019年杨林在邻村猫街村的交流中,他发现古障镇砂糖橘产业蕴含的经济效益。但考虑到种植风险与技术欠缺,杨林决定率先试种5亩。期间,他多次前往古障镇,向种植大户虚心请教,还邀请当地专家亲临田间地头进行指导。经过无数次的摸索与经验积累,他逐步掌握了砂糖橘的种植技术。截至2021年,他陆续种植了200多亩砂糖橘。“我种这200多亩,就是想证明这个产业在咱这儿能行,能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杨林坚定地说道。
此后的两年时间,杨林成为了当地的砂糖橘种植技术专家,穿梭于田间地头,悉心指导群众种植管理要点。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建议乡政府支持砂糖橘产业发展,如今全村砂糖橘种植面积已达1300多亩,预计到2026年将全部挂果,村民的收入必将节节攀升。
2023年,者太乡人大主席团组织到旧莫乡参观学习庭院经济(铁皮石斛种植),这让杨林看到了新产业,回到村里,他挨家挨户统计情况,征求群众意见,动员大家利用自家院子种植铁皮石斛。最终,在上落角村小组成功规范打造石斛庭院41户,种植石斛苗80000丛,首年户均收入便达到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0.9万元。

“我们村虽偏远,但只要敢想敢干,就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在杨林的带领下,上落角村小组正一步步迈向富裕,而杨林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为群众增收注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