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平坝镇古镇,天刚泛起鱼肚白,文山州人大代表、平坝镇人大代表袁兴勇便驾驶着垃圾清运车,缓缓行驶在集镇道路上。虽然已56岁,但他动作麻利地将一桶桶垃圾倒入车厢,随后驶向中转站,“在居民还没出门前清理好垃圾,大家走在街上心情也会更舒畅。”袁兴勇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袁兴勇驾驶垃圾清运车
2023年,垃圾清运项目经票决成为平坝镇民生实事项目。起初由企业负责运营,因收费标准、群众思想观念等原因,实施效果不尽人意。袁兴勇曾是平坝镇者安村党总支书记,眼看一桩好事难以推进。在平坝镇政府的支持下,他毅然扛起全镇垃圾清运的重任。“无论做什么工作,本质都是为群众服务。我是土生土长的平坝人,看到家乡脏乱的环境,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坚信,只要把垃圾清运工作规范化,家乡环境一定会大改观。”袁兴勇坚定地表示。
刚接手这项工作时,重重压力扑面而来。为破解难题,袁兴勇奔走于各个乡镇,深入了解各地收费标准,并积极向群众宣传解释;他联络各村委会,组织召开群众会,走村串寨倾听群众心声,耐心消除群众心中的疑虑;作为人大代表,他抓住人代会契机,提出《关于平坝镇需扩建垃圾中转站和增配垃圾清运车辆》的建议,推动平坝镇对中转站进行了2倍扩容,垃圾清运车增加至4辆、垃圾桶增至690余个,配备清运工9人、人力车6辆。他通过走访调研,精准把握实际需求,科学设置305处垃圾清运点,有效提升了清运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随着一系列工作的推进,平坝镇的垃圾清运工作步入规范、高效的运营轨道,从集镇到村寨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广大群众也从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逐渐转变为主动、自觉交清运费,甚至有群众担心错过缴费时间,主动提醒工作人员前来收缴。

曾经垃圾堆积现象
“老袁接手后,确实规范多了,村里村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费用还比其他地方低。”者安村委会者安上队村村民范志勇称赞道。
袁兴勇通过不断努力,改变了环境、改变了群众的思想,但他的工作量增加了许多。今年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垃圾量几天内急剧攀升。从大年初二开始,袁兴勇和另一位员工便开启了连轴转模式,未曾休息过一天。

袁兴勇日常工作
平坝镇者安村委会主任、监委主任熊海明感慨:“以前我们村,河边、河里、田地里垃圾随处可见,大家只能通过焚烧处理,严重影响村庄环境。自从老袁负责垃圾清运工作,村寨焕然一新。”
如今,平坝镇已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体系。显著的环境大改善,助力平坝镇先后获评省级绿美乡镇,沙老寨村入选省级绿美村庄,另有53个自然村荣获州级绿美村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