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走访调研提建议……人大代表夏云丹的履职日记是这样写的

作者:林娜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4/25 20:50:41     点击数: 1029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一批朝气蓬勃的“00后”身影活跃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舞台上。马关县都龙镇金竹山村委会副主任夏云丹,正是其中一员。自2021年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她以青春的热血与创新思维,用“敢想敢为”的闯劲和“善作善成”的担当,将群众的“小诉求”当作履职的“大课题”,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绽放出绚丽的时代光彩。

  沃柑林里谋出路 振兴路上显担当

  黄果树村小组种植沃柑300余亩,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果林本该是丰收的希望。然而,夏云丹走访时却发现种植户龙大叔在田埂边满面愁容——年久失修的沟渠导致30%的果园灌溉困难,全村年均损失超过10万元。


新修建的灌溉沟渠

  为摸清状况,夏云丹逐一走访32户果农,用镜头记录了182张沟渠破损照片,撰写《关于金竹山村委会黄果树村小组修建灌溉沟渠的建议》,成功争取到25万元专项资金。施工期间,她积极协调遇到的难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今年初,新建沟渠顺利完工。随着清澈的山泉顺着新建蓄水池流入果园,困扰果农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黄果树村小组的沃柑产量预计亩产提高40%,带动户均增收0.8万元。

  火塘边上话政策 双语宣讲惠民生

  金竹山村委会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村寨。夏云丹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群众对惠民政策一知半解。为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她创新推出“院坝会议+双语课堂”宣讲模式,将政策文件编成壮语顺口溜《惠民政策十八拍》,采用“汉语讲政策+壮语解重点”的方式,让惠民政策变成通俗的乡音。


夏云丹向群众讲解她设计“政策明白卡”

  针对群众反映的“补贴申领流程复杂”问题,她设计“政策明白卡”,将养老保险认证、耕地补贴等12项高频事项绘制成简易流程图。在老君山脚下的岩头村,她手把手教会留守老人使用“云助老”App完成认证。四年来,她累计开展宣讲48场,覆盖2600余人次,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壮乡小百灵”。


为群众宣讲政策

  在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夏云丹推动建立“代表联户”机制,组织村“两委”干部包片入户。结合群众对“边民互市”政策的疑虑,她组织成立了“金竹山边民互助组”,帮助农户解决困惑,鼓励群众在堡梁街街天、茅坪街天和国门街天售卖农产品,丰富经济来源,增加收入。

  寨中驿站传温暖 老幼关爱践初心

  “阿婆,这是给您带的棉鞋。”看到独居老人王光兰梳头吃力,夏云丹放下鞋子,细心为她梳头,反复叮嘱:“降压药一定要按时吃。”针对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管护缺失的问题,她推动建立“银发守护”和“朝阳计划”两大关爱行动。牵头组建了“金竹山为老服务队”,为141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月定期上门走访。工作中,她率先垂范。2024年寒冬,走访中看到五保户陶奶奶棉被单薄,她连夜驱车往返县城购置保暖物资。


儿童之家

  对留守儿童,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设了“六点半课堂”,不仅辅导作业,还开展国防教育。她本人也积极参与“少年儿童之家”志愿活动,并动员爱心群众加入,为孩子们搭建温暖的成长港湾。

  从田间地头到火塘边,从老人床头到儿童书桌,夏云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四年来,她走访群众1800余人次,帮扶57户困难家庭;手机里存着328位村民的号码,建立16个民生议事群;收集意见建议16件,推动解决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6项民生难题。

  • +
  • -